重点提示:
● 最早的大乘佛教倡导者:马鸣、龙树
● 最初论证大乘佛教思想内核“空”的人
● 所创立的中观思想体系,为大乘各派所尊
● 唯一在佛经中被授记的大乘学人
过去经常说中观以龙树为祖师,瑜伽行派以弥勒为祖师。弥勒的年代大致比龙树晚百来年。这里把龙树和弥勒单划出来,归为初期大乘阿毗达磨,是一种什么考量呢?这是因为,在龙树和弥勒的时代,大乘佛教没有分裂,大家虽然都在做着各自的梳理,留下的各种文献,侧重点和一些处理方法也可能有差异,但是基本原则、基本主张都是一致的,相互之间不打架,有时候还互相帮衬一下。在瑜伽行派兴起的初期,无著、世亲两兄弟为瑜伽行派的理论建构作出了重大贡献,在他们俩这个时代,都还与中观不打架,例如无著也留下过解释《中论》的著作。
这个架是从谁那里开始打起来的呢?从清辨。大家看源流图上,中观派的“自续”底下,列了两个字:清辨。这位论师去找跟他同时代的护法去约架,护法跑了,有人说这是不敢辩论,护法说我是不稀得跟你辩,总之约架没成功。但是清辨这个人个性非常强。大家知道瑜伽行派的祖师是弥勒,一般说他是未来佛,现在学术界也有认为这个弥勒论师和未来成佛的弥勒不是一个人,此弥勒非彼弥勒,这里的弥勒是公元4世纪的时候真实活着的一个论师。我们不去讨论到底是怎么回事,也不可能讨论清楚,但有一点可以明确,就是在印度不管是中观派还是唯识派(瑜伽行派也叫唯识派),这些人心里边都认为这个弥勒就是未来佛弥勒,他们当时就是这么认为的。那么这个清辨就说:好,你护法不敢见我,不跟我约架,我找你们祖师弥勒去。弥勒早就已经不在了,怎么办?他不是还要成佛的吗?说是五十六亿七千万年以后还会再来到世间成佛,我等到那时候跟你们祖师直接当面决疑!怎么保证五十六亿七千万年以后还能打这一架呢?得长生,怎么办,入定,找了一个山洞,一坐下去。大家知道在佛教里有这个说法,一定可以数劫之多。玄奘的《大唐西域记》里记过这个故事,这个山也有名字,大家可以到那看一看,是不是清辨还在那坐着,还在傻傻的等。
就是从清辨这里,中观和瑜伽才成了对立的两派,才开始吵架。在此之前,大家侧重点有不同,但是还是基本上在一个共同框架下进行理论建构的,所以我们称之为初期大乘阿毗达磨,也就是最初对于大乘义理的梳理和阐释。所以,不管是瑜伽行派,还是中观派,它们有共同的思想源头,而这个共同的思想源头的源头,就是龙树,他就处在这样一个地位之上。
最早的大乘佛教倡导者
最早的大乘佛教的倡导者,是马鸣和龙树。这是什么意思呢?也就是说大乘佛教开始流行的时候,是以大乘经的出现为标志的,而大乘经是署谁的名啊?释迦牟尼。我们不知道这个时期,这些个大乘人物的名字。那么,最早弘扬大乘佛教,在历史上留下名字的人就两位,一个是马鸣,一个是龙树,而且从很多资料来看呢,马鸣很可能比龙树要早一点,早多少不好说。但是,我们现在看不到马鸣的理论性著作,马鸣确实有著作传世,有诗歌,有戏剧,写得非常优美。马鸣在印度文学史上地位非常崇高。我们现在知道梵语的诗歌非常优美,如果说这世界上能有一个民族的诗歌文学,能够和中国的唐诗宋词相媲美的话,那就是印度的梵文诗歌。我们现在一般说的梵文诗歌,往往指的是在主流婆罗门教的思想体系之下的创作,而这种诗歌创作的先河是一个佛教徒开创的,他就是马鸣。马鸣的《佛所行赞》,基本上是现在我们能够看到的,最早的梵语的文学化的诗歌,但是我们现在看不到马鸣的哲学创作,就是 “空”、“缘起”这些理论,马鸣怎么认为,兴许他确实是弘扬过大乘,或者他没有弘扬过,而是后来把他推举为一个代表,总之,我们现在无从查考,没有文献。那么,也就是说龙树是我们现在能够知道,能够学习其思想体系的一个最早的大乘理论倡导者。
最初论证“空”的人
刚才我们说,大乘尤其是初期大乘,最重要的思想体系就是“空”,那也就是说龙树主要倡导的是空观思想。般若经把这个“空”说的特别的鲜明。而我们知道,印度是一个以理服人的文化环境,思想环境特别的宽松,大家要是看一下印度思想史或者印度哲学史,甚至印度宗教史的话,会发现印度为什么思想这么发达,为什么?因为它从古至今的历史上没有出现过文字狱,没有出现过思想控制,我说的是大规模的。如果说局部的,可能哪个国王上台以后,不喜欢哪个教的教徒,这是有的。印度在古代是一个地理概念,不是一个国家概念。印度古代大部分时间都是邦国林立,只有一些短暂的统一,所以一个国王不喜欢佛教徒没关系,这个国家的佛教徒就开始往邻国跑,顶多也就到了这份上,至于说什么焚书坑儒了,什么文字狱了,没听说过,思想环境非常的自由宽松。而且印度还有一个什么特征呢?他们的人民非常尊崇思想家,职业思想家。我们中国人说你有手有脚,不劳而获,在那儿要饭,就看不下去。会说你年轻轻的为什么不找个正经工作呀?但在印度没这个感觉,他要问你为什么不工作?你说我在思考,他马上非常崇敬你,回家做一顿饭给你,说“吃饱了好好思考”。真的是这样,所以他们的社会环境就是非常地尊敬思想家,当然这里说的思想家,其实就是修行人,因为你光思考不践行,这不叫思想家。所以,印度的树林里啊,全是思想家,从古至今,现在也是,虽然不像过去那么极端了,在几千年的时间里,整个印度社会的这种风气养了一大批思想家。现在的和尚叫什么?叫比丘,什么叫比丘,就是bhikṣu“要饭的”。要饭是不挨着一家要的,所以你给我饭就完了,我怎么思考,得出什么结论,愿意怎么修行,你管不着。所以这是一批非常自由的职业思想家。
而就在这样一种环境中,很多人在树林里就修行了多少年,死了就死了,历史上都没有留下名字,因为在最早的时候没有书,你必须靠你的徒弟把你的思想背下来,才能传下去,你的影响力通过什么来体现?如果说你招几个人,让人家背你的思想感悟,人家一听,这什么玩意儿,狗屁不通,走了,你的这个思想就传不下去了。所以呢,在印度的思想界,你要立足,要想把自己的思想传下去,必须以理服人,你得把你的道理讲清楚。
那么回到般若经,把“空”这个大旗举起来了,怎么让它被人接受?怎么让这个经典传下去?必须有理论,而这个理论呢,根据现存的般若经来看,并不是十分的清晰。也就是说,般若经的主要工作是举起来了“空”的大旗,为什么“空”?为什么好好的你非要说“空”,为什么我们都不说空,就你说“空”,你要是不讲个丁卯出来,般若经在印度这种环境下,存留不了多久。而龙树在思想史上的伟大功绩,就是为这个“空”提供了完整的论证过程。为什么“空”,我告诉你,一、二、三、四,最后结论:一切皆空。你要是不明白,咱们掰扯掰扯,掰扯完了,你觉得好有道理啊,好!你是我的徒弟,把我的思想背下来,再告诉你的徒弟。这就是刚才我们说的口传心授。这个文字书写,在当时的印度还属于一种新技术,用文字来记录思想,在龙树的时代已经开始了一段时间,虽然还没有太广泛。而有了书写来记录以后,思想格局会发生变化,很多原来传不下来的东西,后来就能传下来了。所以,龙树就是最初为大乘的“空”提供论证过程的人。
大乘各派所尊
还有一个非常值得说道的地方。龙树所创立的这个思想体系,后人称“中观思想”,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空观,这个体系为大乘各个派别所尊崇。“观”就是一种观点、观法,立场的意思。刚才我们已经把龙树放在图表上的源头的位置了,但是仅仅最早还是不够的,最早不一定是最好,而我们下面就说,龙树对大乘佛教理论的梳理,不但是最早的,还是最好!为什么呢?大乘佛教后来分裂成了不同的派别,我们刚才说了清辨,清辨连弥勒佛——未来佛都敢对着干。当然这是一种精神,现在,尤其在中国佛教里面,这种精神已经丧失了,就是我爱吾师我更爱真理的精神。管你是谁说的呢,我要听着有道理才接受。这个精神其实是被佛所推崇的,佛之前在经里说过,不要因为这句话是我说的,你就接受,不要因为这句话是一个德高望重的人告诉你的,你就无条件接受,他强调你要理解,你要明白,然后才接受。
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中,连未来佛——释迦牟尼的接班人都有人挑战,龙树的思想没人挑战过,不管是中观派还是唯识派,没有人明确说过龙树的观点是有错误的或者在某些地方是不究竟的!在印度的思想环境中,在佛教这种宽松、自由、活跃的思想环境中,从来没有人能做到这一点,龙树做到了!
唯一被授记的大乘学人
还有一点,龙树是在大乘经中被授记了的人。授记,就是佛在讲经的时候会说一些预言,说将来某个时候,会有一个人出来做什么事,然后去世以后去向哪里,这就是预言。佛经里边预言了一些人在未来世会作佛,大部分都是佛弟子,而作为一个大乘的理论家,在佛经里被授记,龙树是唯一的一个!这里我把授记这段也录上,这部经非常有名,叫《楞伽经》,在卷六《偈颂品》里有一段,三个颂子:
大慧汝应知,善逝涅槃后,
未来世当有,持于我法者,
南天竺国中,大名德比丘,
厥号为龙树,能破有无宗,
世间中显我,无上大乘法,
得初欢喜地,往生安乐国。
这段话是佛说给一位听众名字叫大慧的,说:大慧啊!你要知道,“善逝”指的是佛,也就是说,我涅槃以后,未来有一个人能够护持我的教法,他生在南天竺,就是南印度,是一个很有名德的比丘,他的名字,当然汉译是译成“龙树”,其实要看梵文原文,是一个叫作“龙”的比丘。说这个人他叫“龙”,没有“树”字。他能破有、无宗,“宗”指的是命题,指的是主张,不管你主张有还是主张无,他都能给你破了,这是这个人的主要工作。“世间中显我,无上大乘法。”他弘扬了我的无上大乘教法,“得初欢喜地。”我们知道大乘佛教的菩萨,分为十个修行阶位,《西游记》唐僧见到女施主叫“女菩萨”,这个菩萨是“凡位菩萨”,而真正的菩萨叫“圣位菩萨”,也就是大菩萨,要登地,登上圣位,有十个阶层,第一个是初地,这很不容易,要经过一大阿僧祇劫的修行才能够登得初地,初地也叫“欢喜地”。所以,佛预言了龙树是一个登上初地欢喜地的大乘圣位菩萨。完成了破有无宗的重要功绩以后,他会去往哪里呢?“安乐国”指的就是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的净土,说龙树就往生到了那里。
有的学者认真研究了这一段话。这段话在现存的梵文本里是有的,但是在最早的5世纪的汉译本里没有出现,最早一次出现是在6世纪译成汉语的本子,6世纪以后的本子都有这段话了。所以,有学者说这一段是不是后人添加的。这个我们说,在不同的译本中,这句话在早期译本中没有,后来的译本有了,这个现象必须承认,至于是不是后加的,我们先不评论。按照学者的预计,可能是在公元5世纪左右,也就是大乘佛教在印度非常兴盛的时候加进去的。就算是加进去的,为什么要加这段话?说明龙树当时在整个大乘思想界,地位已经非常的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