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Home
新疆丝路南道所遗存非汉语文书释读与研究
(2012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首席专家:段 晴(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
子课题一:楼兰-鄯善考古发现所得佉卢文书的释读研究
负责人:于志勇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
承担单位:北京大学、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
子课题二:新出于阗语及其他西域胡语世俗文书的综合研究
负责人:侯世新 (新疆博物馆)
承担单位:新疆博物馆、北京大学
子课题三:新出于阗王国梵文佛教文献及其他西域胡语佛教文献的综合研究
负责人:萨尔吉 (北京大学)
承担单位:北京大学
一、研究状况和选题价值
(一)本课题将是新疆文博、考古学者与北京大学相关领域学者联合,首次对丝路南道建国以来发现的古代西域少数民族文献进行的全面整理。
“新疆丝路南道所遗存非汉语文书的释读与研究”将重点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新出土的收藏在新疆博物馆、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和田地区博物馆的非汉语文书进行全面的整理和研究。这是本课题的基础,也是本课题实现创新的保证。
一百多年前,西方列强派出的探险队,多次来到我国新疆地区以及敦煌进行所谓科学探险,虽从客观上揭示出丝路丰富的文明遗迹,但他们将所发掘出的大量珍贵文物携走,致使原属我国新疆等地的文物,至今广泛分布在欧洲、美国、日本的图书馆、博物馆中,形成了著名的英国图书馆藏品,以及俄罗斯圣彼得堡藏品等,可以这样说,正是这些原始资料,为西方诸多学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近年来,我国陆续发现了为数不菲的原出自新疆丝路南道的文书写卷,亦呈多种形制,多种语言,多种文字。这些写卷,已经陆续收入新疆博物馆、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以及北京国家图书馆等处,数量已经达到一定的规模,甚至超过了斯坦因等从新疆带走的文书,例如分藏于新疆博物馆等处的小木匣形的“案牍”于阗语文书,数量超过英国图书馆所藏。新疆博物馆藏“案牍”类于阗语文书,甚至是所有同类文物中最早的,一些于阗王国历史上传奇人物,在这些文书中得到了验证。于阗王城真正所在地,也在这些文书中得到证实。据了解,还有一些文书散落在民间。此次新疆文博战线的专家与北京大学相关领域专家联合,将实现对丝路南道以和田地区为中心的西域非汉语文书的全面清理,使这些珍贵的国家文物有账可查。将这些珍贵的文书公布于世,形成中国新疆特有西域文书(非汉语类)藏品集成,具有世界范围内真正填补空白的意义。
(二)本课题将促进新疆丝路南道历史的研究,将在人文社科的多领域取得进展。
这一课题对于多门学科将起到推动作用,因此意义非常重大。以下兼述国际国内相关领域的研究状况,重点论述几个方面。
1.于阗语曾经是丝路南道以和田地区为中心的通行语言,此种语言随丝路南道宗教信仰的变更而于公元第一千年末消亡。而二十世纪初期在和田地区以及在敦煌藏经洞发现的大量于阗语写卷,才使人们开始重新认识这门语言。西方学者最早利用梵语、于阗语的平行文本,破解了这门语言,发现从其语言结构,它属于印欧语系之下中古伊朗语支脉的范畴。为破解这门语言,西方学者的主要关注点放在语言方面,德国汉堡大学Sten Konow、英国剑桥H.W. Bailey、还是德国汉堡大学R.E. Emmerick 等先后发表了系统阐述于阗语文法、词汇的著作。Bailey、Emmerick、Skjærvø 等都曾发表论文对于阗语词汇、语法现象等进行了探讨。然而,于阗语毕竟是一门消亡的语言,在语言研究方面,还存留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新的材料的发现,对解决这些问题无疑将是可以预期的,以和田地区博物馆所藏一件于阗语文书为例:在圣彼得堡以及英国图书馆的于阗语藏品中,有类似的文献存在,但是和田博物馆所藏同类文书,品相完整,提供了足够的语境。如此,我国学者在运用比较语言学方法的同时,又参照新疆地理、植物方面的知识,首次破译了于阗语的“桑”字、对桑树的“租赁”、“界限”等词汇。这不但意味着在于阗语研究领域的突破性贡献,而且为解读古代于阗绿洲的经济生活等提供了新的史料。
2.佛教研究领域:于阗曾是著名的大乘佛教流行地,对于中原佛教曾发生深刻的影响。在此领域,西方学者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代表性著作可称Emmerick从于阗语译成英语的《赞巴斯特之书》(R.E. Emmerick, The book of Zambasta: a Khotanese poem on Buddhism, London 1968)。然而,受到不通汉语等因素的影响,虽然作者对于阗语的理解达到令人叹服水平,但依然留下诸多遗憾,例如Emmerick 没有发现一些章节,其实有汉语平行本的存在,通过对比汉译,一些错误是可以避免的。
前期在对国家图书馆、新疆博物馆新获文书进行释读时,已经发现了从未发现过的大乘佛教的重要经典,发现了于阗、中原与印度佛教的不同,以及中原佛教对于阗的倒流影响。通过对丝路南道所遗存的文书进行整理和释读,必然将发现更多的佛教写本,对佛教的发展史的研究贡献新的史料。
3.新疆丝路南道遗存的于阗语文书,是研究古代于阗社会经济、世俗生活最为直接的实证。国际、国内学者在此领域的研究卓有成效。在社会经济研究领域,当首推日本学者的研究成果,例如吉田豊著《コータン出土8-9世紀のコータン語世俗文書に関する覚え書き》(神户市外国語大学外国学研究所研究丛书第38册,2006年出版)。然而,日本学者对于阗税收制度的研究,主要依赖美国哈佛大学的现任教授Skjærvø的巨著《中国新疆的和田文书》(P. O. Skjærvø, Khotanese Manuscripts from Chinese Turkestan in the British Library: A Complete Catalogue with Texts and Translations, London: British Library 2002.)。这部书实际上是针对英国图书馆所藏于阗文书的所做目录,但是内容远远超过了目录的狭义范畴,不仅提供了所有英藏于阗文书的转写,而且还附上了对每一篇于阗文书的翻译,因此,受到学者的广泛欢迎。但是应指出,这部著作针对于阗语文书的翻译毕竟是草率的,错误率很高,以这本书作为原始文献,必然不能准确阐释对古代于阗社会的税收制度,不能了解主要经济产品的价格波动等。
对收藏在海外的同类文献的重新释读,必然随着对新文书的释读而展开。古代于阗经济,曾随着唐朝的兴衰而波动,利用新、旧文献,探讨古代于阗经济社会丝绸生产之支柱产业与中原的互动,将是实现本课题达到国际同领域高水平、体现本课题重要性的一个方面。
4.本课题将大大丰富对西域历史的认识。丝路南道所遗存非汉语类文书,是研究西域历史最重要的原始资料,对于新疆历史研究所具备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中国史书对西域的记载毕竟有限,尤其是对唐代之前的西域记载,更为有限。而丝路南道遗存的多语种文献,填补了史书对西域历史记载的严重不足。虽然斯坦因在尼雅发现了大批佉卢文书,西方学者在上世纪前半叶已经集中刊布了这些文书的拉丁字母转写文本,中国学者林梅村1988年出版《沙海古卷》,也实现了中国学者在这一领域的开拓。但这些文书,未得到很好的阐释。本课题将在对新疆博物馆、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和田博物馆所藏佉卢文书进行释读的基础上,由文物考古方面的专家结合考古发现,对于佉卢文书所体现的历史价值重新进行阐释。
以上只是简略述及几个领域,多少体现本课题的重要意义。一言以蔽之,丝路南道所遗存的非汉语文书,犹如沙海中出现的湖泊,新疆的历史、民族的变迁、人文风俗、宗教信仰将直接投映在其中。在经历了多年积淀之后,现在是中国学者在这一领域厚积薄发的时候了。这一课题的最终成果,将突破国际学者的成就,达到国际同领域的高水平。
二、总体框架和预期目标
本课题拟以新疆博物馆、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新疆和田地区博物馆等藏非汉语类文书为释读和研究的基础,由通晓相关语言的学者与考古文博学者、历史学家,联合开展对古于阗语、佉卢文、梵文以及其他非汉语类文书的释读以及研究工作。其他非汉语文书,指可能发现的粟特文书、据史德语文书等。本次项目,暂不包括丝路南道遗存的藏文书,我们认为对古藏文书的研究,应设立单独的立项。
本课题拟以三种西域古代主要的语言为分项,下设三项子课题:
(一)楼兰-鄯善故国考古发现所得佉卢文书的释读研究。
这一子课题由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于志勇所长担任子课题组长。新疆的考古文博专家曾长期主持了对新疆尼雅遗址的考古发掘的重大项目,对于楼兰-鄯善故国的历史以及实物的考证,已具备丰富的积累。北大师生负责对佉卢文的释读、转写和翻译工作,以期为为考古文博专家提供更多的史料素材。全面解读佉卢文书,并运用政治历史学、人类学理论,书写古代西域这一地域曾经多彩的人类文明,是预期目标。
(二)新出于阗佛教王国于阗语等文献综合研究:
这一子课题,由新疆博物馆馆长侯世新担任子课题组长,课题组成员:段晴、荣新江,和田地区博物馆馆长张化杰。目标在于对新疆博物馆、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和田地区博物馆所藏于阗语等文书进行整理,撰写有关佛教于阗王国的综合性研究论文。北大相关领域专家负责文书的解读,并联合历史学家,让更多更丰富的史料更全面地再现于阗王国的历史与社会。
(三)新出于阗王国梵文佛教文献及其他西域胡语佛教文献的综合研究。
近年来,和田地区考古有重大突破,新发现了小佛寺、以及古代佛教壁画。壁画题记,与文本之间的关系,是本课题的关注点之一。
重点在于对梵语佛教文献的释读。丝路南道发现的梵文佛教,大多残破,对这些残破经卷进行释读,需要与梵、藏、汉三种文字的佛典文献进行比对。在比对的基础上,才能识别出残叶所属,实现把握于阗佛教文献的流派倾向,从而把握于阗地区信仰的特点,并与印度佛教和中国佛教相比较,从文化的角度展开三地互动关系的深入研究。
以上三项子课题,是“新疆丝路南道所遗存非汉语文书释读与研究”之课题的组成部分以及必然分项。曾经流行于丝路南道的佉卢文书,全部在唐代之前,从时代上早于古代于阗语文书,从语言上则属于印度西北方言,因此特设子课题。于阗语文献,年代上主体与唐代相吻合,其中于阗世俗文献的构成比较复杂,且数量很大,涉及买卖契约,婚丧嫁娶,买卖奴隶,女性的社会地位。对这些文献的释读、翻译将是本课题的重点之一。而佛教梵文及其西域胡语文献则是对丝路南道绿洲社会宗教信仰的真实反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