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Home

丝绸之路的文学与文化交流

—— 新出于阗语及梵语文献研究

(2009)


一、课题意义


  “丝绸之路的文学与文化交流-新出于阗语及梵语文献研究”之课题,从古代丝路多元文明交流的视角出发,重点对“新出于阗语及梵语文献”进行梳理和研究,是一项填补我国研究领域的空白,与国际学界比肩的研究课题。以下将从几方面论述本课题的意义及学术价值。

1. 将填补国内学界空白,促进相关学科的发展。
  一百多年前,西方及日本列强派出的探险队,多次来到我国新疆地区以及敦煌进行所谓科学探险,虽从客观上揭示出丝路丰富的文明遗迹,但他们将所发掘出的大量珍贵文物携走,致使原属我国新疆等地的文物,至今广泛地分布在欧洲、美国、日本的图书馆、博物馆中。据统计,丝路古道绿洲出土的文书写卷,涵盖了24种语言,17种文字。可以这样说,正是这些原始资料,为西方诸多学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近年来,我国陆续发现了为数不菲的原出自新疆和田地区的文书写卷,亦呈多种形制,多种语言,多种文字。这些写卷,已经陆续收入北京国家图书馆,初步统计,数量达700件以上。本课题正是以北京国家图书馆藏新出于阗语及梵语写卷为主要研究素材,这是我国学者首次面对如此丰富的于阗语、梵语原始写卷。这些新鲜的素材奠定了本课题原创性的基础,而随着本课题的展开,所形成的创新性成果将填补我国学术领域的空白,促进相关学科的发展。而且,因为写卷涉及修复、保存以及书写形制等诸多问题,所以这是一项跨学科的研究课题。

2. 揭示古丝路多元文学、文化在中西交流中的链条作用。
  已知丝路在古代曾经是沟通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渠道,而位居丝路沿线的绿洲文明,则是中西文化交流的承载者,世界古代文明的各大传承体系,似都曾经过丝路而与中华中原文明交流融汇,影响到中原文明。那么,代表了世界古代文明的文学作品是如何对中国古代文学产生影响的呢?丝路的绿洲文明在接受外来文明的过程中是否曾经起到拣择过滤的作用呢?当这些外来文明与中原文明发生碰撞时,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应呢?本课题将以最新发现的素材为基础,将对这些问题多有阐述。例一:于阗语文献存有《罗摩衍那》的版本,正是源于印度的两大史诗之一,体现了印度文明对丝路文化的影响。但是,于阗版和印度版的《罗摩衍那》已经产生了很大的差异。差异之一,印度版的猴王在于阗版中已经被描写得更加灵动,增加了于阗民族擅长胡腾舞的特点。于阗版《罗摩衍那》中猴王被赋予的技能,与中国文学名著《西游记》孙悟空的本领更为接近,由此可观察到异域文化对文学作品的影响方式,这一方式往往不是通过单纯借鉴、刻意复制来完成的,而是作为触动灵感的因素,融入原创性的更加附和本土审美的文学作品之中。例二:观音菩萨的形象在中国家喻户晓,特别是观音送子的女性化身更是各种文学作品所乐于描绘的。然而,观音的形象脱胎于婆罗门教和印度教,被认为与因陀罗神有关。已知国家图书馆新藏西域文书中,有一件于阗语的名为“对治十五鬼护身咒”的完整写卷。从其形制,此写卷体现了于阗地区的宗教信仰实践。从其内容,此写卷对于研究中原文学作品中观音形象的转变提供了很好的素材。在于阗阶段,观音的文学形象正处于转变时期,仍然兼有印度之神因陀罗的特征。总之,对新收入北图的于阗语等西域文书进行释读研究,将可达到揭示丝路文化在中西文化中的传承作用。

3. 为对古代西域的经济、社会、宗教、人口学等提供丰富的新史料源泉。
  对新出于阗语及梵语文献研究,首先是本课题组成员对所有文书的释读翻译,而这项工作本身,已经超出了拘泥于文学层面的研究。对西域的记载,在汉文典籍可追述到公元前二世纪。但汉文典籍对西域历史文化的记载毕竟有限。而主要源自和田地区的数量不菲的于阗语等原始文献,可在很大的程度上丰富现代人对西域地区各个层面的认识。根据初步调查,国图所藏西域文献中,有一批刻有于阗王纪年的文献。这批文献经释读后,不仅仅为于阗语文的研究提供佐证,无疑也将丰富对于阗历史的认识。另有犹太字波斯语写卷,此写卷的意义十分重大,世界上这样的写卷为数很少,英国图书馆藏有一件类似的文书,但品相远不及国图所收藏的。这件文书是研究波斯语文变迁的重要素材,更为研究当时当地的民族构成、历史事件(文中记载了回鹘与吐蕃的战争),以及犹太人来华路径等提供原始资料。此件文书的重要性可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丝绸之路的文学与文化交流-新出于阗语及梵语文献研究”之课题的重大学术价值。

4. 提升对古写卷的保存和修复水平。
  国图所藏新出于阗语及梵语文献呈多种形式,有木、纸写卷。特别是纸写卷,年代久远,应当是国内所收藏纸质文书中最为古老的。其中一些纸写卷在古代曾经过特殊处理,致使这些写卷历经迢遥时空而依然保存完好,字迹清晰可辨。这批写卷的保存以及修复本身已经构成独立的课题。在本课题下,国图西域文书组成员,将对这批丰富的各种质地、形制进行初步研究,所形成的研究成果将提升我国古写卷的保存和修复水平。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本课题研究的特色在于“新”,基础材料是前所未见的,此基础已经为课题研究成果的原创性奠定了基础。然而,本课题可参阅的国内外研究成果亦很丰富。于阗语曾经是丝路南道主要居民的通行语言,其语言结构,属于印欧语系之下中古伊朗语支脉的范畴。此种语言随丝路南道宗教信仰的变更而于公元第一千年末消亡。二十世纪初期,西方所谓探险队主要在敦煌藏经洞发现了大量于阗语写卷。这些写卷被带到欧洲、美国。早期主要是欧洲学者对这些写卷展开研究,最终将于阗语定性为中古伊朗语。而较之其他中古伊朗语文献,于阗语文献藏量是最丰富的。对于阗文献的研究,自上世纪初至今已越百年,这门学科取得长足进展,著作颇丰,以下分若干重点进行梳理阐述:

1. 概述性成果:
  概述性的著作有已故德国汉堡大学教授Emmerick著《于阗文献导论》(R. E.EmmerickA Guida to the Literature of Khotan,Tokyo: the Reiyukai Library 1979),主要以历史背景、于阗文献的分布、文书的性质、文字、佛教文学文献以及非佛教文学文献等十六个侧面对于阗语藏量进行了全面而概括性介绍。中国学者张广达、荣新江著《于阗史从考》的第一章《和田、敦煌发现的中古于阗史料概述》从于阗语文献、汉语文献、藏文文献以及文物材料方面对历史性的文献进行了梳理。这本书的研究重点虽然是于阗历史,但为本课题研究提供了历史背景方面很好的参考价值。特别是书后提供的于阗语研究论著目录更是体现了我国史学家擅长掌握研究动态的深厚功底,此目录将世界范围的对于阗语文献各个方面的研究囊括殆尽。

2. 于阗语文献集成性作品:
  论及于阗语文献研究领域的集大成者,当首推已故剑桥大学教授Bailey,他的系列作品有:⑴H.W. Bailey, Khotanese Texts, vol. i-iii (second edition ),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reprinted 1980. 这是三本书,主要内容是对敦煌藏经洞藏于阗文献进行了转写集成工作,其中包括著名的《金光明经》写本、《佛本生故事》以及于阗语《罗摩衍那》等。虽然Bailey的这些作品仅限于发表他转写的于阗文献,但依然不失为本领域的杰作,为于阗语研究提供了方便。⑵H.W. Bailey, Khotanese Texts, vol. iv,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61. 这部书主要囊括了和田等地发现的零散的世俗于阗语文书,有些是于阗汉语双语文书。他不仅翻译出于阗语片段,而且对词汇、人名、地名以及进行了研究。尤其是前言部分对于阗文化习俗的介绍代表了他研究的成果,多为后来学者所引用。⑶H.W. Bailey, Khotanese Texts vol. v,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reprinted 1980.这部书是上述系列的第五本,包含对于阗文献的转写,其中有来自敦煌藏经洞的文献,已有零星和田地区所发现的。
  Emmerick的集成性作品也颇为丰厚,代表性的有Emmerick和俄罗斯学者合作出版的《和田塞语文集》(R.E. Emmerick & Margarita I. Vorob’ëva-Desjatovskaja, Saka Documents Text Volume III: The St. Petersburg Collection, London: 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 1995)。这部书主要针对收藏于俄国彼得堡的于阗语文献,内容涉及佛教及世俗文书,除了有对于阗文书的转写、翻译以外,还有研究性的注释内容。这部书中还包含了对一些文献的错误理解,例如SI P 96.11、SI P 103.16和31等三篇文书。这三篇文书由本课题的首席负责人段晴重新翻译注释,研究成果《和田博物館藏于闐語租賃契約研究》以段晴与和田博物馆联合署名,将发表于《敦煌吐鲁番研究》第11期(待刊),该成果英文版论文“Mulberry in Khotanese, A new Khtonese loan deed in the Hetian Museum”将发表于国际期刊《亚洲研究所通报》(Bulletin of the Asia Institute)。
  美国哈佛大学的现任教授Skjærvø的巨著《中国新疆的和田文书》(P. O. Skjærvø, Khotanese Manuscripts from Chinese Turkestan in the British Library: A Complete Catalogue with Texts and Translations, London: British Library 2002.),是近年来该领域的集成性作品的力作。该书实际上是针对英国图书馆所藏于阗文书的所做目录,但是内容远远超过了目录的狭义范畴。由于这部书不仅提供了所有英藏于阗文书的转写,而且还附上了对每一篇于阗文书的翻译,因此,此书受到学者的广泛欢迎,多被引用。但是,应指出,这部著作针对于阗语文书的翻译毕竟是草率的,错误率很高,这一点连作者自己都一再强调。

3. 翻译类作品。
  于阗语文献的翻译作品也达到一定的规模,主要代表性著作是Emmerick的《赞巴斯特之书》(R.E. Emmerick, The book of Zambasta: a Khotanese poem on Buddhism, London 1968)。这部书是于阗语文学作品的精华,全书诗体,每一章的内容不同,第二章记述了佛对一名幻化师的说服过程,其中佛教的各大菩萨纷纷开口说话,使整个故事情节情趣盎然。学界对于阗语诗词格律的探讨,也基本上以此书为标准。Emmerick的译文是英文。他的翻译水平较之前人已有很大提高,但是,该书第三章有汉译本存在,Emmerick发表他的译著时未能了解到。这一发现由本课题首席责任人段晴发表(参阅Duan Qing, “The Maitrī-bhāvanā-prakaraṇa: a Chinese parallel to the third chapter of the Book of Zambasta,” in Iranian Languages and Texts from Iran and Turan: Ronald E. Emmerick Memorial Volume, ed. M. Macuch, M. Maggi and W. Sundermann , Wiesbaden: O. Harrassowitz 2007.) 段晴在上述文中根据汉译纠正了Emmerick译文的错误。翻译类作品还应推举Skjærvø 对于阗语《金光明最胜王经》的英译(P. O. Skjærvø, This Most Excellent Shine of Gold, King of Kings of Sutras, the Khotanese Suvarṇabhāsottaramasūtra, Harvard: Harvard University 2004),该书收集了所有《金光明经》的于阗语、梵语本,并做了与汉语的比较。段晴的《于阗语〈罗摩衍那〉的故事》(《东方文学比较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10月)是对于阗文学作品的首次汉译。在翻译作品之前,该文运用比较文学方法,从不同文化层面对角色构成进行了初步分析。

4. 梵文写本研究。
  因为本课题涉及对梵文写本的研究,所以这里也介绍些相关研究成果。但是,国际学界对梵文写本的研究其范围更加广泛,不可能在此细说,只能根据相对集中的研究区域进行陈述。
德国哥廷根大学主要着重对新疆吐鲁番地区出土梵语文献进行研究。这一研究项目已经进行了六十多年,系列成果《吐鲁番梵文写本系列》目前已发表10部。挪威奥斯陆大学对阿富汗出土斯科因藏品进行研究,来自世界各地的学者针对不同写卷所撰写的论文集已经出版三部(Buddhist Manuscripts in the Schøyen Collection, vol. i, Oslo: Hermes Publishing 2000, vol. ii, Oslo: Hermes Publishing 2002, vol. iii, Oslo: Hermes Publishing 2006),还将继续出版。
  日本创价大学国际佛教学高等研究所重点针对英国图书馆藏梵文写本,也已经出版了系列作品。应指出,这一项目有我国学者叶少勇参加,并做出重要贡献。叶少勇也是本课题小组成员。
另外,德国汉堡大学重点研究梵文写本中佛教密教领域,德国慕尼黑大学重点研究梵文写本中《长阿含经》,而美国华盛顿大学亚洲语言文学系以英国图书馆藏犍陀罗语文书为研究重点,也已经出版系列著作,例如R. Solomon著:A Gandhari Version of the Rhinoceros Sutra: British Library Kharoṣṭhi Fragment 5B. Seattle :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2000
  以上机构所从事的研究与本课题将开展的研究在方法上基本吻合。本课题正是在利用最新资料力争跻身于这一国际研究领域,争得中国学者的话语权。

5. 研究性论文
  相关领域论文数量十分庞大。论文集有中国学者向达著《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张广达、荣新江著《于阗史丛考》是代表性作品,其中不乏创新。段晴的《于闐文的蠶字、繭字、絲字》(《季羨林教授八十華誕紀念論文集》,江西人民出版社 1991年)也是与本课题相关的论文。另外,季羨林等著《大唐西域記校注》(北京中华书局 1995)的论述部分,为本课题的展开提供了很好的参考信息。外国学者的论文更为广泛,张广达、荣新江著《于阗史丛考》的附录部分,几乎囊括了于阗语文研究领域所有论文题目。但是,总体说来,国外学者的研究大多偏重对语言词汇的研究,较少顾及东西方交流,文化比较。本课题将兼顾语言方面的研究,并侧重发挥中国学者的长处,加强东西方文化因素的比较。

6. 写卷的保存与修复
  目前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在国际领域十分罕见,唯日本东京文化财研究所出版的《巴米扬佛教石窟出土桦皮佛典的保存修复》(Conservation of the Bamiyan Birch Bark Buddhist Manuscripts, Tokyo/Nara, 2008)有借鉴价值。另外,斯科因藏品研究小组曾对写卷进行放射性碳测试,对于写卷的年代提供了可参照的数据。
  以上针对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简要陈述。但是,必须指出,本课题面临的文献是全新的。本课题在广泛参考采纳国内外学者研究方法之长处以外,还有尽可能避免缺憾。


 

三、课题主要架构


  本课题以北京图书馆收藏的于阗语、梵语文献为主要研究对象。如前所述,本课题是中国学者首次面临为数不菲的于阗语、梵语文献。释读、转写、翻译将是本课题的重点任务,也是实现与国际相关领域对接的关键。释读、转写、翻译的过程,亦是研究过程,唯在此基础上才能实现与印度文化及汉地文化的比较研究。本课题目标:出版国图藏西域文献系列图书,一、关于梵语文献的研究论文集。二、于阗语系列及其他文字系列。三、保存修复报告。

第一、于阗语部分,分为佛教文献和世俗文献

  1. 佛教文献,需要与梵、藏、汉三种文字的佛典文献进行比对。在比对的基础上,识别出于阗文献的经典所属。唯有在此基础上,才能实现把握于阗佛教文献的流派倾向,从而把握于阗地区信仰的特点,并与印度佛教和中国佛教相比较,从文化的角度展开三地互动关系的深入研究。

  2. 于阗世俗文献的构成比较复杂,且数量很大,涉及买卖契约,婚丧嫁娶,买卖奴隶
。对这批世俗文献的释读、翻译将是本课题的主干。这将是实现本课题与国际相关领域对接的关键所在。在完成释读、翻译的基础上,针对各个不同文书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研究内容包含对词语的研究,历史背景,民俗背景。对于阗世俗文献的研究侧重文化层面,并考察于阗文化在中西文化交流中的影响。

第二、梵语部分


  据初步调查,新出梵语文献涉及不同经典。研究内容包括:
  1. 明确梵文佛经的归属(identification)。所发现的梵语佛典多为残片,且年代久远,需与现存梵语佛典以及汉、藏佛典对勘,方能确定其归属。根据字体特征,断年代。

  2. 完成对勘,补缺。

  3. 对比原典,分析汉译,研究佛教传入的轨迹,并对文化阶层的影响。这里应说明,和田地区发现的佛典,通常属于早期经典,且属于大乘经典。根据初步研究已经发现,佛教传入中国,首先诉诸汉族文化阶层。而汉族文人,更注重佛典所论述的意义,并将义理运用到文学创作之中,例如谢灵运等人。随着本课题的展开,将加强此方面的研究。

第三部分:

  除了于阗语梵语文献之外,国图所藏文献中,还有少量据史德语文献,粟特语文献,吐火罗语文献,以及犹太波斯语文献。破译这些文字,构成本课题的攻坚项目。

第四部分:完成保存修复报告


  国图所藏新出于阗语及梵语文献呈多种形式,有木、纸写卷。特别是纸写卷,年代久远,应当是国内所收藏纸质文书中最为古老的。其中一些纸写卷在古代曾经过特殊处理,致使这些写卷历经迢遥时空而依然保存完好,字迹清晰可辨。这批写卷的保存以及修复本身已经应构成独立的课题。在本课题下,国图西域文书组成员,将对这批丰富的各种质地、形制进行初步研究,所形成的研究成果将提升我国古写卷的保存和修复水平。


 

四、子课题


  “丝绸之路的文学与文化交流-新出于阗语及梵语文献研究”下设三个子课题:

第一、于阗语及其他语言文献研究

  1. 佛教文献:需要与梵、藏、汉三种文字的佛典文献进行比对。在比对的基础上,识别出于阗文献的经典所属,并与印度佛教和中国佛教相比较,从文化的角度展开三地互动关系的深入研究。

  2. 于阗世俗文献:对这批世俗文献的释读、翻译将是本课题的主干。这将是实现本课题与国际相关领域对接的关键所在。在完成释读、翻译的基础上,针对各个不同文书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研究内容包含对词语的研究,历史背景,民俗背景。对于阗世俗文献的研究侧重文化层面,并考察于阗文化在中西文化交流中的影响。


  3. 其他语言文献研究。这是攻坚项目之一。

第二、梵语部分:

  1. 在与现存梵语佛典以及汉、藏佛典对勘基础上明确梵文佛经的归属(identification)。根据字体特征等,为写卷断代。

  2. 完成对勘,补缺。

  3. 对比原典,分析汉译,研究佛教传入的轨迹,并对汉族文化阶层的影响。

第三、保存修复:

  1. 对写卷进行平展、去污。

  2. 利用现有技术,完成数字化处理,制作清晰图片。

  3. 可考虑选择部分样品进行放射碳测试。

 

 

五、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丝绸之路的文学与文化交流-新出于阗语及梵语文献研究”是一项拼实力的课题,要求研究者经过专业训练,并有一定的释读古卷的经验。因此,首要的研究方法,是一定的经验积累。本课题首席段晴,曾留学德国,专攻于阗语写卷的释读项目组成员萨尔吉曾参加挪威科学院的斯科因藏梵文写卷的攻关项目,项目组成员叶少勇曾参加日本创价大学对英国图书馆藏梵文写卷的攻关项目。这些是保证本课题取得预想成果的关键所在。在此前提之下:

1. 运用历史语言学的方法。梵语、于阗语属于印欧语系的不同语支。破译古卷,对语汇的释读需遵循历史语言学的基本规律,找出变异和可能的变异。

2. 融汇历史学的方法。充分阅读相关史料,包含汉语的以及非汉语的,如藏语文献等。必须考虑所有文献的历史背景。

3. 比较语言学的方法,充分考虑多种语言间的借鉴。例如,于阗语中有大量梵语的变形语汇,需识别变异,找到真正的含义。

4. 比较文学的方法。重点用于考察文学因素的相互借鉴,以及文学创作中的变异。

5. 手工操作与现代数字技术结合。主要用于写卷的修复和保存。

技术路线描述

第一步,修复,制定修复报告,并可行的保存报告。
第二步,完成写卷的数字化处理,将清晰图片提交研究人员。
第三步,子课题分别展开相应研究工作。
第四步,完成中期,争取出版系列图书之一册。
第五步,完成两部系列图书。

调研计划

计划在2011年课题组成员前往敦煌、和田等地调研。主要内容:
1. 佛教雕刻、壁画、绢画、纸画等图像史料。
2. 新出各种文字的写卷。据了解,和田博物馆藏有最新发现的于阗语写卷,并其他图释类考古物件。

 


六、重点、难点与创新


本课题基于新出于阗语及梵语文献展开研究。如前所述,这是中国学者首次面临数量不菲的西域非汉语类文献,是对中国学者学术实力的考验。全新的资料,已经保证了课题的原创性。但是,本课题的难度之高也是可以想象到的。

如前所述,本课题分三个子课题。每一子课题的重点不同。于阗语及其他语言文献研究、梵语文献研究的重点如下:

1. 文字释读,语词分析。

2. 比对各写卷的归属,佛经文献需补足缺损,进行多语种佛典对比研究。

3. 文化因素分析,比较研究。

修复保护的重点:

1. 书写材料的形制、性质。

2. 古代纸写卷的技术含量。

难点问题在于:

1. 于阗语是已经消亡千年的语言,对这门语言的认识尚不足。因此,每一篇新出文献的释读过程都将遇到一定的难点范围。

2. 新出梵语佛典的确定其归属将是难点。有些佛典无汉藏译本,需要根据议论的范畴比定其归属。而且,历史上新疆地区佛教派别的构成复杂,客观上造成比定归属的困难。

3. 修复保护子课题面临未知因素。

创新之处:

  整个过程都是创新的过程。每一篇文献的比定归属,都是一项创新。针对国内:这是中国学者首次独立完成如此大规模的西域非汉语类文献研究。针对国际:创新将为揭示中西文化交流贡献前所未见的成果。具体可预测的创新如下:

1. 纠正既往对一些语汇的理解。例如,根据初步调查,新出写卷中有涉及租借桑树的契约。而俄罗斯彼得堡藏于阗写卷中也有三篇类似契约,但是,国外学者未能释读出关键语汇,致使理解错误。

2. 从义理出发,探讨佛教传入的轨迹,揭示汉译过程中汉族文人的影响,以致对于文学界的影响。例如,已发现《贤劫经》残片,发现竺法护的译经更侧重义理,而忽视“佛”说的语汇。

3. 字体学。婆罗米字体学在国际上形成独立的体系,本课题将在此领域做出新贡献,例如利用于阗字为梵字多种形式断代。
4. 为图书馆系统修复、保存古写卷提出理论性指导。

 

 


七、计划时间和进度


本课题计划从2010年初正式开始,在三年之内完成,具体研究进度如下:

2010年01-06月:修复组展开工作,提供所有数字化处理后的清晰图版。

2010年07-12月:突击完成梵语文献的释读、比定分析。

2011年01-06月:核定梵语文献部分,完成中期成果。并安排去敦煌、和田等地调查。

2011年07-12月:完成部分于阗语文献的释读、研究。

2012年01-06月:力争完成于阗语文献部分的初稿。修复组完成修复保护报告。

2012年07-12月:召开国际研讨会,修改初稿,完成定稿,准备按时结项。

 

 

八、课题组成员

 

首席专家:段  晴(教授)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

丝路新出于阗语及其他语言文献研究子课题

 负责人:段  晴(教授)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

丝路新出梵语残卷研究子课题

 负责人:王邦维(教授)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

 萨尔吉(副教授)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

 叶少勇(讲师)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

新出土文献整理-胡语文献保存修复研究子课题

 负责人:张志清(研究馆员) 国家图书馆古籍馆

 萨仁高娃 (副研究馆员) 国家图书馆古籍馆

 胡玉清(助理馆员) 国家图书馆古籍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