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22日 2015年度钦哲基金会杰出佛教研究奖颁奖仪式

2015年10月22日,北京大学南亚学系硕士生马晟楠荣获2015年度钦哲基金会杰出佛教研究奖,颁奖仪式在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新楼举行。
2015年1月8日至2月4日 巴利语佛典汉译项目——泰国译经与考察之行

2015年1月8日至2月4日,在段晴、叶少勇两位老师的带领下,北京大学巴利佛典汉译项目团队师生一行6人赴泰国进行了为期近一月的译经与考察活动。此行的主要目的是对《中部》进行集中翻译,并与泰方合作校对译文。在此期间,北大团队与泰方进行了多场座谈,并受邀参观法胜巴利三藏项目(Dhammachai Tipiṭaka Project)、国际佛学社(International Buddhist Society)、法身寺的寺院生活与千僧头陀行等活动。 [详细]
2014年12月14日至15日 佉卢文世俗文书国际研讨会
2014年12月14日至15日 由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主办、新疆和田地区博物馆协办,由海航集团赞助的“佉卢文世俗文书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大学召开。近年来,在北京大学南亚学系段晴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丝路南道非汉语文书的释读与研究”课题的推动之下,北京大学开设了佉卢文课程。由该系梵巴教研室师生组成的研究团队,初步完成了和田地区博物馆所藏新出土的三十多件佉卢文木牍,及中日共同尼雅遗迹学术调查中所发现的十余件佉卢文木牍的研究与释读。 [详细]
2014年10月15日 2013、2014年度钦哲基金会杰出佛教研究奖颁奖仪式

2014年10月15日,北京大学南亚学系博士生李灿和朱成明分别荣获2013、2014年度钦哲基金会杰出佛教研究奖,颁奖仪式在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新楼举行。
2013年6月21-27日 北京大学文化交流代表团赴巴基斯坦访问


2013年6月21-27日 应巴基斯坦驻华大使馆邀请,北京大学南亚系组成一行13人的文化交流代表团赴巴基斯坦访问。此行的主要目的,在于实地考察巴基斯坦国犍陀罗佛教艺术的考古成就与发现,与相关机构协商合作的可能性,代表团由唐孟生教授(北京大学南亚学系)负责联络并最终成行。国家重大项目“新疆丝路南道所遗存非汉语文书释读与研究”的执行人段晴、萨尔吉、叶少勇参加了这次访问。代表团的其他成员还有北京大学南亚学系孔菊兰教授、副教授张嘉妹博士、博士生罗琼、硕士生袁雨航。代表团特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院的林梅村教授、陈凌教授参加。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的张丽香博士、袁旔女士(新加坡友人)、梁鉴先生(中国文物协会)参加了此次访问。
在7天的行程之中,代表团访问了伊斯兰堡、塔克西拉、拉合尔等地,与巴基斯坦外交部、真纳大学塔克西拉亚洲文明研究所、国立现代语言大学、塔克西拉博物馆、巴基斯坦考古局、拉合尔博物馆等机构举行了文化交流活动。 ……[详细]
2013年5月11-12日 房山云居寺文物管理处—北京大学南亚学系佛教文化研讨会

房山云居寺文物管理处—北京大学南亚学系佛教文化研讨会开幕式

罗炤教授在石经山雷音洞为北京大学南亚学系师生讲解
2013年5月11-12日,由房山云居寺文物管理处、房山石经与云居寺文化研究中心和北京大学南亚学系三方共同主办的佛教文化研讨会在云居寺召开。北京大学南亚学系师生和房山云居寺文物管理处的相关领导与工作人员参加了会议。云居寺文物管理处主任薛满德,常务副主任王得军,房山石经与云居寺文化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宗教所罗炤教授,北京大学东方学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南亚学系王邦维教授,北京大学梵文贝叶经与佛教文献研究所主任、北京大学南亚学系段晴教授,北京大学图书馆党委书记萧群,温德拉集团董事局主席、云居寺慈善基金会发起人禹作胜,房山区政协主席唐淑荣出席了会议并发言。 ……[详细]
2013年3月20日 蒋忠新先生之女蒋小静女士图书捐赠仪式


2013年3月20日,蒋忠新先生之女蒋小静女士图书捐赠仪式在北京大学南亚学系梵语、巴利语教研室举行。蒋小静女士将蒋忠新先生生前数百册藏书无偿赠与北京大学南亚学系梵语、巴利语专业,供师生教学与研究使用。曾为蒋先生学生的王邦维教授、段晴教授、葛维钧教授、陆扬教授等,以及我专业教师高鸿副教授、萨尔吉副教授、叶少勇博士参加了仪式。
王邦维教授讲话回顾了蒋忠新先生勤恳的一生,忆起蒋先生于上世纪80年代初在我专业教授梵文,以抱病之躯辛勤育人的往事,在场的人无不为之感动。大家深切怀念蒋先生为北京大学的印度学、佛教学研究做出的卓越贡献,也对蒋小静女士的慷慨捐赠表示诚挚的谢意。
蒋忠新先生简介

蒋忠新先生(1942-2002),1960-1965年就学于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梵文、巴利文专业,师从季羡林先生和金克木先生。毕业后,先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南亚研究所和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研究所工作,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1979至1982年及1984年至1985年先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南亚研究所及北京大学东语系教授梵文。他毕生主要从事梵语文献研究和翻译工作,主要著作有《摩奴法论》(译著)、《民族文化宫图书馆藏梵文〈妙法莲华经〉写本》、《旅顺博物馆藏梵文法华经残片》等,同时还参加过季羡林先生主持的《大唐西域记校注》的撰写工作,为北京大学的印度学、佛教学研究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