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巴利语佛典汉译项目

      ——泰国译经与考察之行

 

  本站讯:2015年1月8日至2月4日,在段晴、叶少勇两位老师的带领下,北京大学巴利佛典汉译项目团队师生一行6人赴泰国进行了为期近一月的译经与考察活动。
  《巴利三藏》是现存佛教典籍的最古老的形态之一,最初是由锡兰(今斯里兰卡)上座部大寺派于公元前1世纪前后写出,5世纪时印度僧人觉音在锡兰完成了最后编订。其后由南亚传至东南亚,对该地区的宗教信仰和历史文化等诸多领域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并与汉译大藏经和藏译大藏经共同构成世界三大完整佛典。由于流布于我国的佛教形式以大乘为主,历史上从未有过巴利三藏的系统汉译。
  1881年创设于伦敦的巴利圣典协会(Pali Text Society),历经百余年完成了巴利三藏的原典校勘和英译。上世纪30年代,日本曾组织大批学者出版了日译《南传大藏经》70册,90年代台湾元亨寺曾组织人力将此日译本转译为汉语。2009年,北京大学梵文贝叶经与佛教文献研究所与泰国法身寺法胜大学(Dhammakāya University)签署了合作意向书,启动北大-法胜巴利佛典汉译项目,开始了我国对巴利佛典的首次系统汉译。2010年,法胜大学则正式启动巴利三藏法胜版项目,开始重新校勘巴利三藏。基于法胜新版,北京大学梵文贝叶经与佛教文献研究所于2012年出版了《经藏》的第一部——《长部》的现代汉语译本。

 

  北大项目团队此行的主要目的是对《中部》进行集中翻译,并与泰方合作校对译文。在此期间,北大团队与泰方进行了多场座谈,并受邀参观法胜巴利三藏项目(Dhammachai Tipiṭaka Project)、国际佛学社(International Buddhist Society)、法身寺的寺院生活与千僧头陀行等活动。

  1月19日,中国驻泰国大使馆参赞陈疆先生与北大译经团队座谈。2月3日,段晴教授、叶少勇副教授应泰国正大管理学院洪风院长的邀请,在该校分别作了题为《新疆丝路对于人类文明的贡献》和《印度语言与佛教经典》的主题报告。

北大-法胜巴利佛典项目组合影

 

北大译经团队与国际佛学社(International Buddhist Society)成员合影

 

北大译经团队与法胜巴利三藏项目(Dhammachai Tipiṭaka Project)交流

 

北大译经团队段晴教授(中)、叶少勇副教授(左)与法胜巴利三藏项目(Dhammachai Tipiṭaka Project)负责人A.Wynne博士(右)合影

 

北大译经团队与中国驻泰国大使馆参赞陈疆先生、泰国正大管理学院洪风院长在大使馆门前合影


  2月4日,正值此次泰国之行的结束之际,北大译经团队赴法胜大学新校址参加“北大法胜移植菩提树及石碑揭幕仪式”。北京大学段晴教授、正大管理学院洪风院长亲手栽植菩提树并为石碑揭幕。法胜大学隶属泰国法身寺,其办学目标是建成像那烂陀一样的佛教学术中心,培养泰国僧才并促进与世界各国不同佛教传承的交流合作。法胜大学的新校址在大城(Ayuthaya)附近,计划从印度菩提伽耶移植四株菩提树,栽种于校园之内,此次移植的为首株树苗,用以标志北大-法胜巴利佛典项目这一功在千秋的事业的开端,在菩提树前的石碑上刻有如下文字:

“法流南北,胜教东传,
中泰协力,巴利译汉。
菩提有树,福慧无边,
谨以此志,大事因缘。

  2015年2月4日 北京大学梵文贝叶经与佛教文献研究所段晴教授携巴利佛典翻译组共植此菩提树,以励学人,译述不辍。”

 

采编:李灿、叶少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