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 介<<<

       >>>目 录<<<    下一节

 

一、 导 言

 

重点提示:

 ● 一份调查问卷和令人惊诧的答案
  龙树对“无自性”、“缘起”、“中道”的阐释与流行观点完全相反
 ● 大乘佛教思想发展的系谱
 ● 大乘经的兴起,初期大乘阿毗达磨——中观唯识的共同源头

  

大家好!

  这里分享的是我2017年在广州龙象书院所做的系列讲座,题目是《龙树的空观》。

  我不知道大家以前对这个主题,或者对龙树这个人是否了解,但是我敢肯定,大家都听说过“空”这个词儿。大家有些可能已经对佛教进行过系统的学习,有深入的了解,有些可能只是感兴趣,还没有深入。没有关系,我尽量让大家都听懂。

  大家都听说过“空”这个词。某某人出家了,有人就会说:年纪轻轻遁入空门啊!就这个话,你就知道,“空”是佛教的一个理论标签,“空门”甚至成了佛教的代名词。

  我原来是学美术的,是中央美院国画系毕业的,后来不知哪根筋跳错了,觉得学佛不错,可一看,这些佛教经典都是从梵文、巴利文原典翻译过来的,有些梵文、巴利文本不存在了,还有藏文本,就想,是不是把这语言学会了,读起来就更清晰呢?那就去学吧!于是就考了北大的梵文专业,然后我身边有的人就做我的思想工作,说:唉呀!你年纪轻轻的,怎么能遁入空门呢?我说真的是喜欢佛教,才做这样的选择。

调查问卷

  在讲正式内容之前,我们先来做一个预调查问卷,我想先在大家智慧心灵之中埋下几个问号。大家看下面的四句话:

  1) 说某事物“无自性”,是说它不实在,并非不存在。

  2) 一切事物都观待因缘而生起。

  3) 远离常、断二边而行中道,就是主张一切事物以一种不常不断的形式而运行。

  4) “中道”须架设于“二谛”之上,一切事物在俗谛上有,真谛上无,有无圆融而不偏废,即是中道。

  有些朋友可能以前从书本上,或是一些法师、居士那里得到了很多佛教知识和见地,有过这样那样的感受和思考。我们这里先做一个预先的调查,请诸位判断一下,这四句话对不对。今天要讲的是龙树的思想体系,严密的来说,我是想让你们判断这四句话是不是符合龙树的思想。

  第一,佛教讲“无自性”。只要接触过一点佛教理论,都听说过这句话,“诸法无自性”,那么请判断:说某事物无自性,是说它不实在,并非不存在。大家觉得这句话是不是很熟悉,是不是在很多人那里听说过?你们觉着这符不符合龙树的观点?

  第二,是关于“缘起”的,这个大家可能更熟悉了,基本上听说过佛教的都听说过“缘起”。缘起确实是佛教的一个基本主张,基本原则。而作为基本主张,缘起的意思是:一切事物都观待因缘而生起。大家觉得这句话怎么样?是不是符合佛教的缘起观?这是一个问号。

  第三和第四,可能涉及到一些深一点的概念,有些人能看得懂,有些人可能看不懂,没有关系,我们就先过一遍,听一听。

  第三是关于“中道”,这个大家可能也听说过,佛教讲中道,中道就是远离二边两种极端,这两种极端的代表说法就是:常边和断边。所以说,远离常、断二边而行中道,就是主张一切事物以一种不常不断的形式而运行。这个说法是不是符合龙树的体系,能不能代表他的思想?

  第四,还是跟“中道”相关,但是又涉及到一个新的概念——“二谛”。学习过一段时间佛教的人,可能会听说过中观派讲二谛,是两种真理,一个叫“世俗谛”,简称“俗谛”,一个叫“胜义谛”,简称“真谛”。大家请听题:中道需架设于二谛之上,一切事物在俗谛上有,在真谛上无。有、无圆融而不偏废,即是中道。

  大家对这几个说法感受如何?是不是有点似曾相识?问号埋下去了,我们下边就来寻找答案。这里我也不卖关子来折磨大家,先公布一下我的答案,当然,这是我个人的思考,就是:这四句话都不符合龙树的思想体系!而且,不仅是不符合,里边有几点恰恰是龙树所直接、尖锐批判的!

  我看到有人表情已经有点诧异了,哈,我要的效果达到了。我经常跟别人说,我的本事不在于把大家都搞明白,而是经常能够成功地把大家搞糊涂。有的人觉得自己的思维很清晰,逻辑性很强,别人糊弄不了,让我说完之后,唉,乱了!乱了!乱了!好,如果你觉着有点诧异,好像倒吸了一口凉气,那么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梳理佛教空观的义理体系。我尽量照顾到大家不同的背景和感受,我们在佛教的义理上一起飞。

大乘佛教思想源流

  下边开始正题,在学习龙树的思想之前,我先介绍一下这个人,在吃这道大菜的时候,先介绍一下这是几级厨师做的。龙树什么人呢?是一个非常不得了的人物,这里我画了一张图,可以说是整个大乘佛教思想发展的系谱——血脉图,最上面有早期“般若经”和《十地经》两行字,这是两部比较有代表性的大乘经典,说到这儿,我稍微说一点佛教的基本知识。

   

 

  大约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前5世纪,释迦牟尼诞生在印度,当时印度的主流思想形态是婆罗门教,释迦牟尼悟出了自己独特的、有悖于婆罗门教的一个独特的思想体系。从他开始在恒河流域传教,宣扬自己的解悟和教法,一直到他去世,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涅槃,再到涅槃之后大约一百年时间,这一段时间学术界叫作“原始佛教”。释迦牟尼去世大约一百年以后,佛教出现了一点问题,就是分裂。这个大家容易理解,知识分子喜欢吵架,这些人不生产不劳作,整天生活在思想的世界里,当然我说的这个思想也是包含了修行,思维观想本身就是一种修行。那么,这种思想以及践行体系,在佛去世后约一百年,开始出现分歧,于是就各走各的道,各传各的教,走向了分裂。分裂之后大约又过了几百年,到公元前后的时候,兴起一种思潮,称为“大乘佛教”。

  大乘佛教顾名思义,乘得很大,很多,认为自己的运载量大,自称为大乘。大乘佛教兴起以后,对原有的这些个部派,当然包括很多部派,都统称为“小乘佛教”,就有点贬义了,说你们装的少,我们装的多,你们的道小,我们的道大。

  关于大乘佛教到底是不是原本的,还是后出的,还有很多争议,这里我们暂不涉及,我只说在公元前后的时候,大乘佛教这个思潮开始流行起来了,至于说它原来就有,只不过没有抬头,还是说原来没有,后来才出的,我们先不管,总之在公元前后的时候,大乘佛教在印度思想界的重要性彰显出来了。大乘佛教的流行,就是以大乘经的广泛流布为标志的。这里写的两部,是比较有代表性的大乘经典,前面一个是“般若经”。

  大家以前听到的传统念法可能是“波惹”,也不算错,我念“般若”,是因为这个词的梵语是prajñā,而且,这个词最早是从印度俗语译成汉语的。我们知道,很多汉语佛经翻译的年代都比较早,那个时候的大乘佛经往往不是标准的梵语,而是印度的方言俗语,那么在俗语里般若是paññā,所以我觉得念般若更接近一些,所以我就这么念了,你们愿意念“波惹”还是“般若”,都没有关系。

  般若经不是一部经,而是一个部类,“般若”的意思是智慧。般若全称是“般若波罗蜜”或者“般若波罗蜜多”,意译就是“智慧到彼岸”。那么可以想见,这一部类的经典非常重视智慧,它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宣扬“空”,所以,“空”虽然在很多佛经里都有,而真正把它发扬光大,推举到一个重要的理论位置上,是在般若经中完成的。般若经有不同的篇幅,八千颂是一种篇幅的般若经。现在学者经过一些文献学的研究,认为这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一部般若经,汉语有时候也叫作《小品般若》,篇幅稍微短一点。与之相对应有《大品般若》,比较有代表性的是《二万五千颂般若经》。颂是印度诗句的一个名称,一颂包含32个音节,所以颂可以作为计数单位,并不是说这个经全是偈颂,般若经几乎全是散文,但是如果你数字数的话,32个音节算一颂,这个篇幅大概相当于8000个32个音节这么多字,这是以篇幅长短来命名经典。

  那么这两部大乘经,大概至少是在公元零年前后的时候,就已经在印度非常流行了。我国东汉时期翻译了《小品般若经》,大概是公元一百多年,非常早。从这两部经典往下看,有两个大字——“龙树”。龙树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地位呢?他是最早梳理大乘经典义理的人。

大乘经与初期大乘阿毗达磨

  大家要是读过的话就会知道,经是一种对话体,佛在哪里,见了什么人,然后对他作开示,一问一答,里面很多的理论需要读者去琢磨,去挖掘。这个工作在印度就有人做,就是“论”。很多经都要配着论来读。

  我们知道佛教的文献分为三大块,经、律、论三藏。过去我们说三藏法师,是把经、律、论全背下来的人。印度讲究口传心授,不是你听懂了就叫心授,要背下来。一个学派传承了几代人,可能都没碰过书,全是口耳相传。我们现在的博士,能背下来几本书啊?大家小学里边就最怕的是什么?“阅读并背诵全文”。古代印度人的这个记忆力真的是很了不起,为什么有这个体制呢?大家想一想,是跟修证有关系的。修行的时候,起观的时候,你把藏经记在心里,那是一种什么感觉?和我们拿着书念是不一样的。

  经,一般指的是佛陀的言教,论是对佛陀言教的理论阐释和梳理。龙树所处的这个位置,公元二三世纪,我写的是约公元150−250年,一会我们还会介绍一下龙树的年代。印度的年代是一笔糊涂账。一般认为是龙树是一到三世纪的人,这个是有点宽泛,现在学术界大多数人接受二三世纪的说法,把第一世纪给排除出去了,其实也没有特别硬的证据,说龙树肯定不出生在1世纪。那么,龙树就处在大乘经典流行了大约一两百年的时候,他做了大乘理论的梳理工作。再往下看,龙树传提婆,一直到佛护,都在一个大线框里面,叫作“初期大乘阿毗达磨”。“阿毗达磨”是梵语Abhidharma的音译,大致相当于论,我们说经律论三藏,论藏也叫作阿毗达磨藏。阿毗达磨意译叫“对法”,意思是对法的阐释和梳理,主要是指的佛陀的教法。

  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读过佛教史,一般的佛教史都说,大乘佛教进入理论化时代以后分成两支,被称为车之两轮,鸟之两翼。其中一支是瑜伽行派,另一支是中观派。而这里我又分出来一块“初期大乘阿毗达磨”,这是近些年学术界倾向的一种新分法,不是过去的二分法,而是三分法。为什么呢,就是把龙树置于后来出现的两大思想流派的共同源头位置上。

       >>>目 录<<<    下一节